《织染绣》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和丝绸的国家。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培育出了灿烂的纺织技艺及其装饰艺术,织、染、印、绣、缂丝等传统工艺,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对生活的期盼表现得如诗如画。经过千百年的孕育和发展所形成的三大名锦和民族民间织锦、传统手工印染、四大名绣和民族民间刺绣等技艺,呈现出中国传统织染绣精湛的工艺文化和艺术魅力。锦绣中华,这一富有诗意的称谓,是对中国悠久灿烂的染织文化最为形象的概括。

 

《皮影》

皮影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创造,它是巧妙地利用光与影发明和创造的一种融绘画、雕簇、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一体的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充满神奇与梦幻,被誉为世界上最早供人欣赏的“幕影”艺术,国外学者称中国皮影是后世电影的前驱和开山之祖。

 

《风筝》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 日多线风筝。传《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也是一位风筝制作大师。

 

《泥塑》

泥塑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最为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造型上以人物、动物形象为主。题材主要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小说传奇、戏曲、民俗事项,也有各类寓意吉祥的动物人物等。泥塑在我国民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曾被广泛地用于乞子还愿、家庭供奉、辟邪镇宅、娱乐游戏、装饰、送礼等各种民俗活动和生活日用之中。

 

《木偶》

木偶,古称傀儡,主体由木头等材料雕刻而成,模拟各种人形,既是戏曲表演的道具,又是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品。以木偶表演的戏曲称为木偶戏。

 

《剪纸》

剪纸,是一种将纸张等轻薄之物以剪、刻等方式制作成具有镂空效果的造型的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品类繁多,内涵丰富,而且材料易得,操作简便,既饶富情趣又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因此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全国各地基本都能见到剪纸的踪迹。

 

《唐卡》

唐卡是一种卷轴画,是藏传佛教绘画艺术中的代表性品类。关于唐卡的起源,并无详细的史料记载,相传最早的有记载的唐卡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制的护法女神白拉姆画像。从现存资料看,唐卡的历史可追溯到西藏吐蕃时期,距今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年画》

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新年时画一神荼、郁垒一两位神人的形象于门上以驱邪避灾的习俗。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门上贴象征大吉大利的鸡,用以辟邪祈福。唐代出现了以历史人物秦叔宝、尉迟恭为门神形象的门画,此举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宋代,年画正式形成。这一时期的雕版印刷、丰富的民间文化生活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开始出现了如风俗、戏曲、仕女娃娃等多种题材。明代,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年画呈现出复兴之势,吉祥题材作品多种多样。到了清代,年画的题材可谓是包罗万象,制作更加精良,体裁也更加多样,画店作坊繁多,全国除了西藏外都在过年时贴用年画。清末至今,社会变革巨大,传统年俗逐渐式微,木版年画也随之衰落,目前全国只有十几家还保留着这项传统的工艺。

 

《面具脸谱》

面具脸谱与原始巫术、乐舞等一脉相承,同时与民间戏曲、歌舞、信仰观念等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渗透并交织在一起的。它不仅作为一种道具和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成为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的载体,同时它本身就是民间文化观念和民间审美观念的内容。

 

《玩具》

中国民间玩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约六千至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陶响球、陶连环等玩具出现。秦汉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玩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诸多民间玩具如“泥车瓦狗”等已进入流通市场。唐宋之世,政治经济强盛,市民生活极其繁荣,在此基础之上的民间玩具也异常发达。尤其是陶瓷和泥玩具,散见于诸多文人笔记和风俗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