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我好害怕

害怕是当我们感受到危险的时候,自然会产生的强烈情绪反应。当这种反应一旦发生,个人心理上通常会产生痛苦、脆弱的感觉,生理上则可能出现肌肉紧张、手脚发冷、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以及准备逃离现场等反应。令人感到害怕的人事物有些是具体、现实的,例如怕鬼,怕打雷,有些则是预期性,不具体的,例如怕黑,怕失败等。孩子面对害怕的情绪反应经常不知所措,身边的大人不宜忽视它,或让孩子产生「害怕」就是不勇敢、「不可以」觉得害怕等迷思,反过来应该协助孩子去了解这些反应是正常的,进一步鼓励孩子去面对所害怕的事物及这些害怕的感觉。

 

第二册:我好难过

难过是一种「失落」的感觉,是生活中失去或得不到某些重要的东西时伴随而来的正常的反应。孩子难过时会哭泣、吵闹、粘人,这是孩子表达难过的方法之一,需要被成人接纳和了解。如果难过的感觉不被接纳,孩子会觉得挫折,转而具有攻击性。如果挫折的经验继续累积,孩子会逐渐感到孤单,从人群中退缩,最后可能导致忧郁。因此成人必须学习倾听和接纳儿童难过的感受,帮助孩子学会表达以及处理难过的心情,如此孩子才能学会正视和接纳自己的负向情绪。

本书由一只小天竺鼠为孩子们说出难过的心情:「难过是一种灰灰的、累累的感觉。」因为别人不和她一起玩、因为没人听她说话、因为失去、因为受伤……难过的感觉不好受,然而每个人都有难过的时候,我们可以学着处理这种情绪,就像小天竺鼠一样。

小天竺鼠领悟到,难过的时候,其实可以找人倾诉,也可以表现出来、用不着压抑自己,她还可以做点有趣的事。如此一来,沉重的心情就会轻盈一些,或许慢慢地就会想荡秋千、画画图、和朋友一起吹泡泡……渐渐地恢复好心情。

 

第三册:我好生气

生气是一种期待落空、愿望达成受阻或需求满足受挫的感受,是人遇到阻碍产生的正常反应。生气的情绪会让孩子有发泄的冲动,但这些强烈的情绪常会阻碍理性思考,并以破坏性的方式呈现,但却无益于问题解决。学习如何以合宜的方式表达生气,而且表达能被大人理解接纳,才会有能力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如果问题是无法解决或改善,觉察自己的情绪,以能被接受的方法宣泄也是一种选择。敏感准确地辨认孩子生气的原因、种类与强度,反而能增进亲子的信任与连结。

这本温馨小书把一只可爱的兔兔放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而且都是学龄前儿童或小学生特别能认同的情境。小兔兔和她的朋友用有建设性的方法处理他们的情绪,而不是乱发脾气。

随着小兔兔孩童般简单直接的语言,我们仿佛也跟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直接感受小兔兔敏感细腻的情绪起伏。内文和图画充分表达了小主角从一开始的生气,到后来摸索学习到自处与舒解的方式,并能以不伤害他人的方式解决冲突,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和谐。

 

 

第四册:我嫉妒

嫉妒由于常和自私、小心眼排在一起,我们逐渐就不太敢探索与讨论。但是往往情绪是需要被看见、听见、被感觉、被理解,内在转化才容易产生。妒忌的情绪其实还可细分成三个不同情绪:妒忌是当自己意识到可能面临失落而产生的情绪;羡慕是希望拥有别人所拥有的特质或财产产生的感受;竞争则是好胜心的展现,输赢变得很重要。这三个情绪都是人际关系中互动下的产物。人希望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但在不确定中又需靠着拥有、独占、证明自己的存在感。透过成人的理解接纳,可以让孩子学会欣赏胜过拥有,分享胜过独占,合作胜过竞争的人际智能。

本书从一只熊宝宝的视角,和读者分享一件件让她感到嫉妒的事情:妈妈疼爱妹妹、自己的好朋友跟别人玩、别人得到什么好东西、同学表现比她好……她说出心中感受:「嫉妒是一种刺刺的、热热的、很不舒服的感觉。」

但是她发现嫉妒的感觉人人都会有,于是她开始寻找让自己不再嫉妒的方法,原来嫉妒可以用很多方式排解:她可以说出自己的需要,她可以去做自己的事,她可以加入大家玩耍的行列……换个想法和做法,世界原来可以很不一样。当下次「嫉妒」上门时,熊宝宝她不会让自己一直不舒服下去。

 

第五册:喜欢我自己

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有他的特色,高、矮、胖、瘦、爱唱歌、爱画画、爱调皮、爱热闹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正是这些不一样,他们才是独特的自己,鼓励孩子去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自信就能让孩子正向看待自己,勇敢面对他人。而透过大人的鼓励与欣赏,就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好方法。教导孩子透过自我认识与肯定,去作独特的自己,不一定要跟别人竞争所有的第一名,让他们都被允许成为最棒的自己。

「我喜欢我自己。有人也喜欢我原来的样子。我不需要看起来像其它任何人,不用一样高,或者做一样的事。我可以做我自己。」

本书对于「自己的价值」这个主题,提供孩子很多正向且积极的例子。书中安排一只小天竺鼠和他的朋友,在各种寻常的情境下对自己有很正面的感受,让孩子可以很容易联想到自身情形,培养小孩的自尊心和独立的态度。

 

第六册:我会关心别人

本书的主角是一只在乎别人感受,也知道别人在乎自己的熊宝宝。他以孩子般的视角,看到熟悉情境中许多简单平实,却又普遍存在的例子──受伤生病的时候,有人很关心他,因而他也学会在别人悲伤时,给予安慰;他不喜欢被人嘲笑、推挤,所以他也不会这样对别人﹔他喜欢被人赞美,所以他也适时地赞美他人。善体人意的小熊用自己的方式,体会出同理心的重要性,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实现那个大家互相关心、彼此尊重的美好境界。

在今日的社会里,孩子比以前更需要培养同理心。作者在这本简单的小书中,一开始就让孩子明白,不论生病、受伤,或不开心的时候,都有人很在乎他们。孩子开始发现别人也和他们一样需要被关心。这些常见的情境,可以让孩子们更在乎和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七册:我想念你

孩子对喜欢的客体(例如爸爸或妈妈或是具体的东西)有稳定明确的亲密关系,才能渐渐获得安全感,并以此为基础,渐渐向外探索,建立独立感。同时,孩子也会在记忆中珍藏这一段亲密的关系,久而久之,即使客体不在,孩子能发挥想象力,重新体验与客体在一起的时光,因而能够产生保护的力量来渡过这一段特别的经验。

《我想念你》书中的主角小天竺鼠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分享她的思念。即便是短短的分离,也让她感到不安。不论是妈妈离开她去工作、爸爸出差远行,当她一个人留在学校或是保母家时,思念的感觉多么令人难受!

随着小天竺鼠孩童般简单直接的语言,我们仿佛也跟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直接感受小老鼠敏感细腻的情绪起伏。内文和图画充分表达了小主角从一开始面对分离的沮丧,到后来摸索学习到自处的方式,因而感到自给自足的愉悦,到最后能快乐地期待「可预期的」重逢。